顯示具有 法國生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法國生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接待北京龍泉寺訪問團


6月16日在巴黎接待北京龍泉寺訪問團成員二十人。龍泉寺配合北京發揮中國軟實力,發揚中國文化的政策方針,成立翻譯部,成果斐然(?)。去年就有個北美訪問團,成員十四人,訪問(宿敵?)美國十四天,今年擴大規模,出動歐洲訪問團(成員增加到二十、二十一人),訪問歐洲二十八天。巴黎靈山只是他們訪問的一站。

中國是世界大國,果然大氣,訪問團的成員除了人多之外,各種人才也一團皆備。訪問團當中除了英語之外,還有法語、西班牙語、德語、葡語、俄語,還有日語的口譯員。

在巴黎的翻譯,英語翻譯一位男生,中文翻英文,不知是不是對英文佛學名相不熟悉,翻譯不太流暢,英文翻中文倒相當準確俐落。去年訪美團的翻譯,這次沒看到她開口。賢清法師的演講的法語翻譯,聲音太小,完全聽不清楚,失去一次學習的機會。

龍泉寺除了信眾文化水平很高以外,他們僧眾的素質也不錯。這次訪問團團長,是河南某大學(很抱歉中國除了北大、清華、交大之外,對其他大學沒有什麼知識),工科本科畢業生,另外一位賢清法師聽說是北京的清華大學博士出家。這次賢清法師演講的主題是和五蘊有關的修行。講修行色蘊就可以脫離欲界繫,修受蘊色界,想蘊無色界等等。內容與修行和生活結合,相當有創意,又配合現代的知識潮流。可惜有些地方,我不是很認同,不知道他怎麼把這些材料融合在一起。

聽說龍泉寺有僧眾兩三百人,專職的義工三百多人,常年住在寺裡都不支薪。不知道他們靠什麼養家過生活?網路上還有記者報導,龍泉寺處在國家公園之內,也不和國家公園分門票的收入,也不做法會,不知道他們靠什麼經費收入過日子。中國的記者不知道,我們更不知道。

很高興看到中國現在有這麼多年輕人,受高等教育的人親近三寶,修習佛法。一個團體有年輕人,就有活力,有未來。但是中國佛教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受了這麼大的摧殘,很多內涵和傳統在中國本土已經失去了傳承,很多恢復不是短時間和只靠光鮮亮麗的硬體建設就能補回來。但是建設總比破壞好,有總比零還好。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法國立法禁止稱未婚女性『小姐』--巴黎傳真


最近有一個小小的國際新聞,法國國會通過禁止稱未婚女士為『小姐』(madamoiselle),要稱她們為『太太』(madame),聽說這是法國女權人士,奮鬥多年才獲至的成果。這和台灣的風俗大大不同,台灣的女士們不管多少歲,有結婚沒結婚,絕大多數不喜人家稱她為『太太』。尤其是不熟的人,大家還是老老實實的稱她們為『小姐』比較安全,比較不會被白眼球看到。除非是上了新聞的年長女士,或是某位名人的阿嬤,才有媒體尊稱她為『阿嬤』。總之『阿嬤』是可以接受的稱呼,『太太』則逐漸消失。

法國未婚女姓則是經過多年的奮戰,才脫掉『小姐』的帽子,獲得了『太太』的頭銜。法國人的理由是這樣的,法國男人一成年以後,就稱為『先生』(monsieur)的稱呼,此後不管他結不結婚,離婚,喪偶,一輩子都是『默修』(monsieur)到底。女士們年輕的時候,得到『麻得木瓦些爾』的稱呼,如果不結婚,不管年紀多大,永遠都是『麻得木瓦些爾』,她們認為這是差別性,岐視性的稱呼,被稱為『麻得木瓦些爾』,她們感到壓力很大。此外還有個文字學,語言學的問題,法文中的『麻得木瓦些爾(madamoiselle)』,有個『-oiselle』的字尾,聽說這個字尾有貶義,有岐視性的意義,她們沒結婚的人,結婚則自動升級到『麻蛋姆』(madame太太),不願意一輩子都被稱為『麻得木瓦些爾』。

台灣的女性,沒這麼複雜,不管她七老八十,你稱呼她一聲『小姐』,沒有不眉開眼笑的,恭喜賀喜台灣女性,青春永遠不老。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我的法語新老師

巴斯卡是法國人,因為夢中的意象(vision)很清楚,知道自己和佛教有緣,本來來學院近住,要適應寺院的生活。可惜一個月不到就打退堂鼓,說自己不能做好的出家人,又要回家。但是每個星期還會來一次,陪我聊天練習法文。

巴斯卡很熱心,為了幫助我瞭解法國歷史和文化,已經買了三本書送給我了,一本是格林童話,一本是希臘羅馬神話,其實這些書在青少年時代,都讀過譯本了,只是第一不會用法文表達說明,第二對故事的情節沒有像三國誌水滸傳對那麼熟悉,而大部份遺忘了,但是還是可以當法文教材來學習。

另外改天有空時,或等我法文再好一點,他還要帶我去參觀博物館。上星期兩個人還到家樂福買了一部法國的喜劇片,要我先看完,然後再口試。偶而還做一點語音練習,他說還不錯。可能像巴黎這裡學中文的人講中文,有時候實在還差一點點,但是外國人講中文還可以聽懂,也不會混淆弄錯,我們也給他們『很好』的評語。

此外,之前提到這裡有法語的佛學班,每星期上課,上完課吃過中飯,他們都會留下來交換一點心得,聊聊天。我最近也盡量去旁聽一下,適應一下每個人說話的口氣和腔調,練一下聽力,小有進展,最近比較可以適應聽到他們發出來的音聲。如果反應的速度可以再快一點,再擴展一點生字,就可以更融入他們的對話中。

現在對學會講法文,是比較以前更有把握和信心。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從法國高中畢業聯考看

從法國高中畢業聯考看--當天龍人真委曲


法國的教育制度是拿破崙時代制定的
而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是法國國勢最鼎盛的
到今天已經延用了200年左右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高中畢業聯合測驗(BAC)
BAC很像台灣過去的大專聯考
通過的話就可以吃香喝辣
沒通過的人就要苦命一點
在法國雖然有人主張廢除
但是擁護的力量還是很大


最近BAC出了一些差錯
居然在網路上可以下載答案
更離鐠的是還可以修改成績拿到合格證書
並且還有人可以拿到MENTION(好評)


所以最近反對的聲浪高了一點
報紙『巴里仙』(Parisien巴黎人)連續許多天都有探討
(我最近法文進步一點點    可以看一點法國的新聞)


正好今夏台灣的北北基高中入學聯測
也出了大紕漏
很多人父母都很不滿
跳出來抗議   批評台北市政府(雖然他們都有蒙面)
請看以下的影片(歌不太好聽  請看背景的考生家長就好了)





問題是法國人批評政府或制度不用蒙面


而台北天龍國的天龍人出來駡政府卻要蒙面


這就很奇怪做錯事的是台北市政府
他們領大家的薪水  做錯事  出重大紕漏
而批評他們的天龍人卻要蒙面
好像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天龍人實在真委曲
狗民黨也把天龍人   壓制洗腦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