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現實與理想的衝突─談核電問題
李鈞震2011/03/24
〔中國時報2011.03.24摘要〕 日本發生天然災害震災、海嘯,最後引發核災,日前國內也舉行一次反核遊行。我們認為「廢核」確實難以在短期內達成,但政府應讓台灣逐步接近非核家園;否則,遲早將要為是否建「核五」而爭吵不休。
根據統計,全球有47個國家或地區,正在興建或已有運轉中的核能電廠。在三十個國家中,總計有441座核電廠在運轉。各國核能發電占總供電量的比重,法國達八成,有超過五十座的核電廠,是全球核電比重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德國、芬蘭核電比重都超過三成。
美國擁有104座核電廠,居全球第一;相較之下,台灣的核電占全部供電的比重約二成,與先進國家相比,比重還不算高。因此,不論喜歡與否,核電實際上已成為工業國家重要的電力供應來源。
一個社會與經濟要正常運作,充分的電力供應,已是基本條件。不論是生活、或投資設廠,沒有人會選擇「限電、分區供電」的地方。如果要「廢核」,讓所有的核電廠停止運轉,台灣少了二成的電力供應後,只有兩種方式能維持電力充分供應:用其它發電方式增加供給,或減少電力需求。
再生能源的穩定度、成熟度,在短期內難以取代現有發電方式;如大幅增加傳統火力發電,則會增加碳排放量,違背節能減碳的國際趨勢。提高電價又要承受民眾責難、增加企業生產成本而影響經濟成長等後果。因此,廢核議題就此陷入膠著難以推動的困境中。
近年地球暖化,全球倡議節能減碳,力求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加上油價等能源價格不斷上揚,一度各國紛紛重啟核電計畫。一時之間,核電似乎再成顯學。這次日本發生核災,讓全球風向再次轉變,不少國家已暫緩或重新評估核電計畫,德國甚至先關閉七座老舊的核電廠。
鑑於台灣與日本同樣位於地震帶上,及核災嚴重的社會與生態後果,政府當然應該記取,對核電廠做總體檢。此外在推動再生能源應再加把勁,雖然再生能源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發電,但提高其比重是勢在必為。
至於壓制需求成長方面,我們認為適當提高電價,達到以價制量,同時讓再生能源更具競爭力,也是政府該考慮的方向。如果政府能及早起步,也許有一天核電廠能逐步除役,邁向非核家園。
李鈞震:
1. 美國、法國、德國……雖有核電,但是他們的核電廠絕大多數都不在地震帶上,也沒有颱風、洪水的天災,加上地廣人稀,所以「環境」上勉強適合核能發電。
2. 台灣是世界人口密度第2高的國家,土地狹小,地震又多,四面環海,發生海嘯的機率也比其他國家高。這樣的地理環境,比日本、韓國還不適合發展核電。萬一發生核輻射污染的不幸,台灣人民的死傷必然比日本更慘重,而且沒有其他土地可逃。
3. 台灣的原子能委員會的官員,台電主管的核輻射防災知識,也絕非世界頂尖,也不如日本;台灣的核能教授的知識水準,也不是世界頂尖;台電的水準,也不到興建核電廠的技術門檻。因此台灣的核災風險,遠遠高於日本。
4. 2000年陳水扁主政初期,核四停建半年,但是後來復工之後,反而暴露台電的昏庸無能,不但工程進度嚴重落後,還有許多的人為的缺失與偷工減料出現,在在證明核能縱使安全,但是台電也無管理能力。
5. 美國、日本、法國,他們的科技與工業水準,可以自己研發核能電廠,台灣不行,台電也不行;換言之,台灣所有的核能專家的知識水平,並非國際一流,平日都在瞎子摸象,因此核災的風險很高。
6. 但是台灣的風力發電,東元等企業的技術已經成熟,達到世界級的水準;太陽能發電也98%可以自製生產,發電效率也年年提升。這些能源來源才是台灣必須選擇的對象,而且發生意外的風險極低。
7. 「廢核」確實難以在短期內達成,這是錯的。台灣只要全國的學校屋頂裝設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6個月內就可以全部施工完成,可以抵上1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還不需要額外找地種電。
8. 只要全國的公家機關與學校的屋頂都裝設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一年內就可以全部施工完成,可以抵上3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不但節能減碳,還沒有核廢料處理的麻煩問題。「太陽能發電」大量生產的結果,成本降低,比核電還要節省經費與成本。
9. 一個社會與經濟要正常運作,充分的電力供應,已是基本條件。只要全台灣所有的建築物的屋頂,都裝設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5年內就可以全部施工完成,可以抵上全台70%以上的發電量,火力發電廠也可以關閉一半。
10. 最大的問題關鍵應該是,如果全台灣所有的建築物的屋頂,都裝設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台電的營業額就會只剩下1/3,還必須由售電者轉為購電者,這讓台電權貴非常不習慣,令政府官員非常不舒服。
11. 10年前,台灣的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的技術還不成熟,但是現在這領域的技術,台灣已經有大幅進步,還可能因此成為能源輸出國。問題都在政府不習慣這種生活方式,導致因循苟且,放著台灣的能源優勢而擺爛。
12. 台灣的人口密度高的不像話,是北歐國家的四倍以上;依據生物法則,人口必然逐年降低,加上到世界各地經商、旅遊、移民…,還有工廠大量移植到中國,節能家電的流行,台灣的用電量實際上應該是年年降低,「核能發電」的前途對台灣而言愈來愈不需要。
13. 未來5年世界汽車的主流是柴油引擎;未來10年汽車的主流是油電混合車;20年以後,絕大多數的汽車都應該是不用汽油的電動車,而且太陽能發電即可。台電、中油公司,應該研發這類型的能源,才能維持公司營運。
台糖最適發展乾淨能源〔曹啟鴻 中國時報2011.03.24摘要〕發展安全、乾淨的綠色能源是必走之路。屏東縣早在去年就全面發展太陽能光電,在林邊佳冬地區推出養水種電計畫。我要在此進一步提出新構想,運用台糖造林與養豬廢棄物的條件,發展高聚光太陽能及沼氣發電,讓台糖成為最乾淨的能源發電廠。
台糖在屏東造林面積約四千公頃,高聚光太陽能設備每座間距為五至十米,高度約六米,台糖造林的林木高度為五米,林木的枝冠修剪並碳化,再回歸土壤利用。架設高聚光可說是「樹照長、電照發」,種樹也可種電,創造綠能與造林共生的新模式。
高聚光太陽能發電效力高於多晶矽約50%,而其成本高於多晶矽約20%,四千公頃土地建置的高聚光發電量,就能達成超過一個核四廠的發電量。高聚光追日太陽能電廠,既可一邊發電,更可繼續造林享有造林補助,大片礫石層土地充分利用,免土地成本。
台糖若投入發展太陽能,發電成本遠低於各民間電廠的投資,其售電價格應專案低價,全民電價就不至於提高,也不會成為國家財政負擔。
此外,可運用台糖在屏東飼養大量豬隻,產生的廢棄物,作為沼氣發電。農民使用大量水來降溫及清洗豬舍,產生的廢水無法有效處理後排放,造成各種環境問題。豬隻吃下的飼料約有40至50%的黃豆未完全消化,所排泄出的豬糞尿若經過分離處理,豬糞的濃度可做為有效率的沼氣發電,但現行豬糞尿及大量沖水,含水量過高就缺乏沼氣發電的效率。
在民間的大成長城企業旗下的畜牧場實施「豬廁所」就相當成功,減少用乾淨水清洗豬舍,廢水回收再利用就能「零」汙染。而且屏東約有143萬頭豬,若能將豬糞集中發電,可補充夜間太陽光電不發電的電源。
台灣太陽能產業技術成熟,台灣要有自信成為太陽能基地,走向全世界。將台糖造林與養豬的事業優勢,發展高聚光太陽能及沼氣發電,成為台灣發展安全乾淨能源的新選擇。(作者為屏東縣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